独孤世遗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93章、北京一幕,长途客车文,独孤世遗,海棠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、北京一幕

太祖三百年诞祭是南北同祭,北京这边是信王朱由检主持,没有所谓家祭,结束得比南京早多了。</p>

按理说有大祭就没有朝会了,文渊阁应该清闲才是,但三位阁老大祭结束都回到了内阁,太忙了。</p>

来宗道南下了,便是张瑞图也不能悠闲摸鱼,再说修《纯宗实录》这事也不是他张瑞图亲自动手。</p>

他自动接手了来宗道处理的一大摊子事,各种弹章的内阁批红,地方贤良的表彰,朵颜铁锅的补发。大约就是礼部、工部、刑部、大理、太常、鸿胪这一堆的事,还有他本就负责的翰林、国子、钦天。</p>

张瑞图突然成了内阁负责最多事务类型的人,把来徐二人的事一起兼了。但是除了礼部,其他都没有啥话语权的,在大明帝国政治中的权重都偏低。</p>

弹章虽多,朱慈炅继位后处理起来都很简单,扫一眼就可以建议留中了,反正最后结果也是留中。</p>

下面地方官员也学聪明了,想要得到批复,一定不能把正事夹杂在弹章中说,一定要另起奏章,最好是十万火急的鸡毛信。</p>

因为小皇帝性子很急,这样就能得到最快处理。</p>

不管啥闲事烂事,通通打上急事的标签,这就是有朱慈炅特色的治政新风。黄立极曾经三次大发雷霆,要严厉处置这帮混蛋,简直是浪费阁老生命力。</p>

但是没办法,他发飙一次缓解一次,过几天又恢复原样。鱼龙混杂,治标不治本,国家大事就是这样一步步变坏的。千年流传的政治理念都是人治至上,迎合上意是根深蒂固的当官诀窍。</p>

当然,朱慈炅南下后情况缓解了很多,不过,最近内阁的事又很忙了,只因为京察大计。</p>

便是张瑞图也十分小心,来宗道在还能制约黄立极打击政敌,他一走,现在的黄首辅权势滔天,无人能制。</p>

他喵的,最近黄立极的炭敬冰敬都翻了好几番,让人眼红。</p>

张瑞图随意下笔,书法功夫依然老练。不过他的眼神总是频频望向黄立极值房,那个位置离他好远了,该怎么修复和皇帝学生的关系呢。</p>

毕自严也很忙,秋粮入库,秋税开收,他睁开眼就是一脑门官司。小皇帝一场大战,黄阁老大手一挥,部分地区提前征粮买粮,现在报应来了。</p>

毕阁老手下有两位中书帮忙,方逢年和邱瑜。方逢年已经确认要高升外任了,但毕阁老不放人,让他再协助自己一段时间,因为邱瑜是个榆木脑袋。</p>

方逢年很郁闷,他又不敢得罪毕阁老。至于毕阁老说的错过了再帮他谋更好的位置,他只能听听笑笑,毕阁老天天和首辅吵架,他怎么谋官?直接找皇上?</p>

邱瑜其实很聪明,不然怎么能考上庶吉士,人家也是翰林下放中书的,是标准储相人才,只不过不擅长算术罢了。你毕阁老不天天给人家加担子,处理那么多事,让人家有时间系统学习下,你再看看。</p>

邱瑜很老实的,他是天启五年的进士,本来天启八年的进士出来后,他也可以升官了的。但是天启八年的进士全被皇帝弄到草原上去了,他也只能在翰林中书打转。</p>

朱慈炅的翰林和中书似乎已经是同一种职位了,天工院那一帮人同时挂两种名头,翰林有需要时就是翰林,中书有需要就是中书。</p>

北京这边也有学有样,翰林院没事做的,统统到中书去,大明没时间给你们学习了,给内阁打下手不香吗?</p>

邱瑜觉得很不香。他苦着脸回到内阁。</p>

“阁老,瑞王不在。刘侍中说他大祭结束就去了拍卖行,瑞王今天要卖一批珠宝,估计今天不回来了。”</p>

毕自严大怒。</p>

“他的私事比国事重要?王八蛋!慧王有印没?”</p>

邱瑜低着头。</p>

“慧王也去了,只有信王在。”</p>

毕自严摆摆手,叹了口气。</p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我把刘姨俩腿扛在肩上是哪一集

写书人ZXH

你比老公厉害了

纸包

开局合欢宗穿越皇帝

噬魂兽

双胞胎姐妹系列小说

忧郁笑笑生

玩坏清冷美人(双生)笔趣阁

吃鱼的菜菜

继女by妙妙小说免费阅读全文

总攻大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