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孤世遗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33章、烽火蓟州路(十七),儿媳真紧笔趣阁小说,独孤世遗,海棠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“三箭定天山外路。”</p>
“嗬!”</p>
“丈八蛇矛挑胡月。”</p>
“杀!”</p>
“金符玉册酬忠烈。”</p>
“归!”</p>
万马踏蹄送忠烈的场面,让祭台边的文官阵列都偷偷掉泪。</p>
进入步兵阵列,原本有鸣铳环节,考虑到皇帝和大人们的安全,改为了击甲。</p>
“云从龙,风从虎,功名利禄尘与土。</p>
望神州,百姓苦,千里沃土皆荒芜。</p>
看天下,尽胡虏,天道残缺匹夫补。</p>
好男儿,别父母,只为苍生不为主。</p>
手持钢刀九十九,杀尽胡儿方罢手。</p>
我本堂堂男子汉,何为鞑虏作马牛。</p>
壮士饮尽碗中酒,千里征途不回头。</p>
金鼓齐鸣万众吼,不破黄龙誓不休。”</p>
这首“反清复明”的社团战歌,被朱慈炅提前带到此处,竟然没有半点违和。</p>
烈士入土,号角长鸣。</p>
顾肇迹作为皇帝代表,揭开陵前墓碑。青石碑高于丈二,已越王制,但禁不住朱慈炅任性,即便这样,也差点刻不下阴面人名。</p>
陵园的守陵塔非常特别,朱慈炅都吓了一跳。</p>
颗颗人头整齐的被镶嵌在黄泥筑成的塔中,还有石灰覆面,黄里染上了白,白里又渗出血色,特别瘆人。</p>
自张辅安南筑京观后,大明两百多年没这么干过了。</p>
朱慈炅等了很久,才等到陵园里座座小丘垒好。便是刚到的三千营纨绔们也没有任何不耐和异动,肃穆的空气同样影响着他们。</p>
顾肇迹待垒土士兵退下,才打开祭词,在陵前高声宣读:</p>
维天启八年岁次戊辰,镇远侯顾代皇帝陛下致祭于广济仓殉国将士之灵曰:</p>
呜呼!蓟门风急,虏骑纵横。尔等奋武卫之孤忠,作金汤之砥柱。</p>
当矢石交攻之际,正乾坤震荡之时。临危授命,宁惜七尺之躯;见危致命,岂顾百年之身?</p>
血染旌旗,气吞胡虏。魂依北斗,名重南山。</p>
今特筑陵园,傍广仓之侧;永铭贞珉,镇星陨之地。岁时祭享,同万世之烝尝;子嗣蒙荫,继先人之勋烈。</p>
庶几忠魂不泯,永护金瓯;大节长昭,光垂青史。</p>
尚飨!</p>
顾侯爷在高声吟唱,特准点香烧纸的战死者同袍在旁边潸然泪下。</p>
白纸钱和阵亡者遗物在祭台四角的香炉中点燃,焚烧的青烟寥寥升起。</p>
青石陵碑在烟火间远看宛如飞升,两座新筑京观走近又如临鬼境。</p>
最后存留的阿什达尔汉和囊苏被推了出来,顾侯爷意气风发,大手一挥:“斩。”</p>
京观封顶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