叫兽爱吃小龙虾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9章 出城,杀敌!,被轮流欺负的大美人儿小说,叫兽爱吃小龙虾,海棠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出城,杀敌!

“速速开城门,我乃朝廷特使黄门侍郎郦道元!”</p>

平城外来了一伙不速之客,引起城门上守军们的注意。</p>

叛军虽然还未打过来,但对整个平城所造成的影响却极大。</p>

作为大魏的故都,其城防坚固,上一次柔然人南下劫掠对平城就无可奈何,仅仅只是在周边抢了一圈就跑了。</p>

眼下。</p>

北方六镇的叛军不知何时会杀过来,被抢过一次的百姓们或是拖家带口的跑到城内避难,或是选择背井离乡遁走别处。</p>

城军对马蹄声极为敏感,生怕是前方友军没抗住,叛军势如破竹般的打过来了。</p>

待到城门值守士卒仔细一看,发现才数十人,且对方自报来历身份,这才将其放了进来。</p>

随后便带着郦道元这一伙人到城内直接面见北讨大都督李崇,广阳王元深。</p>

郦道元一路星夜兼程,风尘仆仆。</p>

“见过大都督,见过广阳王。”</p>

他强打着精神拱手行礼,看上去就是个极为有涵养的文人。</p>

“未曾想到朝廷竟将善长派了过来。”</p>

李崇略显诧异,郦道元早些年就在洛阳为官,后面得罪了当时的权臣高肇被人诬陷后,高肇直接罢免其官职。</p>

罢官回家后郦道元也不恼,反而是在家中潜心研究,耗费心血精力将《水经注》撰写出来。</p>

这一看,想来是朝廷又启用郦道元。</p>

“我本想在家读书,奈何陛下诏令。”</p>

元深与其没有故交,便急着询问,“此番前来可有陛下或太后的诏令?”</p>

郦道元点点头,不急不缓的回答道,“有陛下诏令,特令我快马北上。”</p>

当初从云中退守平城时。</p>

李崇除了让费穆带兵在云中镇守外,还亲笔手书公文令人快马加鞭的将前线消息传回洛阳。</p>

在公文中除了向朝廷言明前线失利以及请罪外,再次提议让朝廷对六镇‘改镇为州’,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来分化叛军。</p>

六镇之所以会乱起来。</p>

李崇看的很清楚,一来是年年天灾,朝廷不肯赈济真活不下去了。</p>

二来,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,朝廷对六镇过于苛刻,明明在最苦的地方为国戍边,却得不到公正的对待,几十年的愤怒积累下来,有人带头举旗造反,开了这个口子便便让六镇军民积压的情绪一股脑的爆发出来。</p>

若是能够‘改镇为州’,只要能公平对待六镇军民,便能安抚其心,让叛军不再上下一心即可。</p>

毕竟叛军中的绝大多数军民,无非就是随大流,造反的心并不是那般坚定。</p>

“陛下已经同意将六镇改镇为州,各镇在册军户,非是因获罪发配迁徙六镇者,皆改其户籍,免为平民。”</p>

“好!陛下英明!”</p>

李崇暗自叫了声好,当即便唤亲卫前来,令其将消息传往云中费穆处助其稳定军心,并让费穆也遣游骑北上,广传消息,务必要让叛军都知道朝廷已经‘赦免’他们啦,大家不要再闹啦,继续当大魏的守法良民吧。</p>

他进而问道,“可还有其他诏令?”</p>

郦道元摇摇头。</p>

李崇面容一滞,合着自己白高兴了。</p>

就这?</p>

六镇乱起来之前,‘改镇为州’确实可以安抚民心,可现在人家闹起来了,尤其刚刚才接连击败朝廷平叛大军,士气正盛,统战价值打了出来。</p>

这时候只靠‘改镇为州’就不管用了,还得辅以额外的好处,不然人家闹了这么久不白闹了?</p>

这么浅显的道理,陛下不懂,难道元乂、元雍这些人也不懂?</p>

还是说舍不得给好处?</p>

朝堂上竟是些虫豸,这大魏怕是……</p>

他也不好抱怨什么,只能兴致索然的开口道。</p>

“善长可先在城内歇息数日,待到消息传遍后,再以朝廷特使的身份带军北上,招降、安抚叛军。”</p>

“善!”</p>

李崇当即便要设宴招待郦道元,元深并没有一同前去,而是回到自己府上。</p>

刚一回府便有心腹前来禀报。</p>

“大王,长流参军回来了。”</p>

元深听到这消息,大喜,顿时加快了脚步。</p>

推门一看,于谨早已在房内等候,看见元深后,于谨连忙起身行礼,“见过大王!”</p>

“思敬不必多礼,劝降之事如何?”</p>

元深连忙问道。</p>

元深跟第一时间就跑路的怂包蛋临淮王元彧不同,元深颇有能力,早在第一时间便想着去拉拢东西高车诸部来共同抵抗叛军。</p>

之前他得到消息说破六韩拔陵已经成功说服乜列河,乜列河准备率领本部三万人前去投靠破六韩拔陵。</p>

元深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便大惊失色,是于谨站了出来,主动请命愿意以三寸不烂之舌,说服乜列河再次归降朝廷。</p>

于谨跟于烈是同宗,之所以沦落到来元深手下当个长流参军,主要也是因为受到于忠与胡太后的决裂的牵连,不然以于家之前的权势,他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境遇。</p>

于谨回答道。</p>

“乜列河已经同意归降!”</p>

“好!”</p>

元深大喜,“若能平定叛军,思敬当计首功!”</p>

于谨面不改色,反而是提醒道,“我从乜列河处得到消息……似乎武川、怀朔粮草已经耗尽,不消数日便会被攻破,大王还需早做打算。”</p>

“走,随我去面见大都督!”</p>

元深当即便要带着于谨去面见李崇,谁让李崇才是总揽一切军镇,都督北讨诸军事的一把手呢。</p>

他虽贵为宗王,却也要受李崇的节制。</p>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</p>

张博垚死后。</p>

武川城内便以贺拔家为首,贺拔度拔当即下令让其手下心腹接管并负责城门的值守,贺拔家三兄弟也接管了先前镇将直属的甲骑。</p>

贺拔家的府邸内。</p>

入夏后的夜晚,闷热,尤其是眼下面临的糟糕局势,更是令人心烦意乱。</p>

高羽、独孤信、李虎、侯莫陈崇……城中有名号者皆在。</p>

贺拔度拔扫视众人一眼,询问道。</p>

“突围的诸多事宜,诸位可准备好?”</p>

粮仓里面的粮食已经见底,武川已经到了不得不出城突围的时候。</p>

昨日,贺拔度拔便下令,所剩的美酒、好肉全部都拿出来,犒赏三军,提振士气。</p>

贺拔三兄弟纷纷点头回应,“诸事皆已准备妥当,随时都可出城突围!”</p>

侯莫陈崇显然还对镇将之死耿耿于怀,于是则小声抱怨道,“迟迟等不来宇文三郎传来的消息,想来……宇文家已是彻底归降叛军了。”</p>

这话一出,众人不由脸色一变,纷纷看向高羽。</p>

这话看似是在说宇文家,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羽身上,毕竟‘诈降’之计是高羽提出来的。</p>

高羽无意为自己辩解。</p>

出城诈降者若假戏真做,也是这计策需要承担的风险之一。</p>

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,之前在商谈的时候,话都是掰开了说的,大家当时也对这种情况作了最充分的准备的,不能到了现今的情况你再抱怨。</p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厨厨房里的小说

六月竹桃

男生为什么都喜欢插嘴巴里

老吴仙长

发生在长途客车上的罪恶

杨梅大叔

爸爸出差妈妈自己带娃

天涯月明

王熙凤菊花门初迎来客

猫猫零

苏苏的骚浪短笔趣阁小说

大鹅踏雪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