叫兽爱吃小龙虾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4章 急功冒进,被轮流欺负的大美人儿小说,叫兽爱吃小龙虾,海棠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急功冒进

李崇的行军速度很快。</p>

他跟脱离百姓太久,从小便生活在洛阳这等繁华富饶之地的皇帝、宗王们不一样,他是正儿八经来过塞北,清楚这边的情况到底有多严重。</p>

连年遭灾,没有得到朝廷的任何赈济粮米。</p>

即便是中原富饶之地的州郡百姓都未必能够扛得住,更别提塞北军镇这等苦寒之地。</p>

怀朔、武川据城坚守已经超过半年以上。</p>

依照李崇的估算,这两座还在坚守的军镇也已经到达极限,若是再不救援的话,叛军显然就会攻破六镇最后的抵抗力量。</p>

在柔然人奉诏南下之前,六镇叛军将再无后顾之忧,直接南下。</p>

事态真发展到那个地步,才叫悔之晚矣。</p>

六镇才刚闹起来呢,陇西那边的野心家就已经按捺不住跟着一同造反,李崇从洛阳出发的时候,齐王萧宝夤也带了一支中军精锐向西进军,目的就是赶在莫折念生彻底‘断陇’之前支援过去。</p>

陇西这个地方,一旦‘断陇’再想打过去可就难如登天!</p>

当年光武帝刘秀,集全国之力硬是围困了数年之久才艰难将陇西拿下。</p>

最主要是一旦陇西丢了,那么好不容易打下来的益州辖区也会连着一同丢掉,等于说……宣武帝元恪打下来的地盘,全都得吐出去。</p>

若是六镇叛军真南下的话。</p>

将会进一步刺激那些不安定份子和野心家,届时整个大魏全境都将烽烟四起。</p>

李崇带着大军一路马不停蹄的直奔云中,也就是之前临淮王元彧重兵把守的南下要冲之地。</p>

“见过大都督。”</p>

虽为宗王,但朝廷诏令里,元彧的大都督之位已经被撸掉,他眼下就只是肆州刺史,必须得受李崇节制。</p>

因此元彧主动出迎,面对李崇也极为恭敬。</p>

论朝中威望,地位,人脉。</p>

李崇这位国之柱石,并非元彧所能比。</p>

“临淮王客气了。”</p>

李崇弓身回礼,进而向其介绍自己的副手,寒暄客套一番后,便进入军营之中。</p>

李崇居主位,他连忙询问道,“不知眼下前线战事如何?还请临淮王为我等说明情况。”</p>

元彧便将之前的战报再次复述。</p>

这些战报早在之前送往朝廷的公文中就已经言明,李崇早就知道了。</p>

难道在自己来之前,这位临淮王就一点有用的军情都没能打探到?</p>

李崇心中也略微有些恼怒,纵使害怕主动做事会被朝廷猜忌,又或是怕做错事,但也不至于不负责任到这个地步吧?</p>

去年十一月就已经奉元彧为北讨大都督,这眼下都过去半年的时间,都不愿意派人出去打探点最新的情报和消息?</p>

崔暹这个小年轻显然沉不住气,他都顾不上主次,抢先开口,带着一点质问的口吻。</p>

“临淮王就没有近期的军情吗?”</p>

抚军将军乃正三品的品级,李崇曾经就担任过此职务在外领兵,崔暹岁数不大却能身居此等要位,自然无需像他人那般拘谨,出自博陵崔氏便是他最大的底气和仰仗。</p>

博陵崔氏和陇西李氏也有联姻之举,李崇与崔暹也有些渊源,也不会计较他的无礼。</p>

元彧摇摇头,“上次兵败后,我怕贼军趁势南下,并没有再向北派兵,不过怀朔和武川应当还在坚守,若是已经城破的话,叛军怕是早就已经南下。”</p>

崔暹很无语,这种回答跟放屁有什么区别?</p>

水池里面一定要有水?二楼一定要修在一楼上面?</p>

他还是有所克制,总不能真指着一位宗王的鼻子骂,但崔暹重重的一声叹气,还是让元彧脸色略显尴尬。</p>

李崇连忙出来打圆场。</p>

“季伦切勿急躁,领兵在外,为将者第一要务便是戒急戒躁。”</p>

“是,还请临淮王恕罪。”</p>

“将军也是为国事忧心,些许急躁亦能理解。”</p>

元彧连忙起身,找了个借口想要溜之大吉,“大都督和崔将军一路风尘仆仆,我这就去准备宴席,为二位接风洗尘,亦犒劳前来的中军士卒。”</p>

李崇也跟着起身,“那便谢过临淮王。”</p>

等到元彧走出军帐,崔暹便再也控制不住的起身跟李崇埋怨起来,“我大魏身居高位的一州刺史便是这样的虫豸,也难怪叛军的势头越来越盛。”</p>

“慎言!季伦,休得放肆!”</p>

李崇猛的一拍案几,恼怒的瞪了崔暹一眼,进而教育道,“在太学读书这么多年,心性还是这般浮躁,枉你当初与高家二郎深交,却连其半分涵养都没有。”</p>

崔暹窘迫,却也不敢跟李崇顶嘴,不过提到旧友,他脑海中也不由浮现出那翩翩少年的身影。</p>

“洛阳一别,已四载,不知眼下高郞又是何等境遇呢?”</p>

想着已经被叛军围困大半年的怀朔,崔暹又叹了口气,心情不免有些沉重,估计高羽的现状不会太乐观,兵凶战危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。</p>

不过倒是提醒了他。</p>

“若是有高郎在,以其勇武,定能带中军士卒击溃叛军!”</p>

“伯父,不若遣大军先解怀朔之围,或是打破包围圈,迎高郎南归,再以高郞之勇,以为先锋,或可大破叛军?”</p>

没有其他人在,崔暹甚至都懒得称职务,而是用关系更加亲密的称呼。</p>

“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哪有你想的这般简单?难不成季伦不曾听闻赵括之事?”</p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厨厨房里的小说

六月竹桃

男生为什么都喜欢插嘴巴里

老吴仙长

发生在长途客车上的罪恶

杨梅大叔

爸爸出差妈妈自己带娃

天涯月明

王熙凤菊花门初迎来客

猫猫零

苏苏的骚浪短笔趣阁小说

大鹅踏雪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