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假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十八章 不测风云(求月票、求推荐票),在长途客车上的不幸,平生假寐,海棠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不测风云(求月票、求推荐票)
历史上,海南岛曾多次发生叛乱。</p>
但军事平叛的代价极高,且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</p>
例如,西汉就曾因海南岛的叛乱多次出兵,但最终因经济负担过重而放弃直接统治。</p>
唐朝也面临类似困境,于是对海南岛部分地区,采取了羁縻州政策。</p>
即设立羁縻州县,任用当地首领为刺史,允许世袭,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。</p>
旨在通过“恩威并施”维持地方稳定,避免频繁的军事冲突。</p>
“不过,据老夫所知,澄迈县的局势较为稳定。”</p>
李景让缓缓说道,神色间满是沉稳与笃定:</p>
“到任之后,你我只要不贸然采取过激行动,应当不会有什么危险。”</p>
黄举天听完这些情报,暗自消化着,不由自主地思索起来:</p>
‘应从何处切入,才能将地区权力,逐步转移到我的手中?’</p>
让黄举天有些恼火的是,李景让对他的诗才深信不疑。</p>
每次用膳,只要望见岸上的山川、飞鸟、云霞、清风,便要求黄举天几步之内赋诗一首。</p>
起初,黄举天还能凭借记忆中的千古名句,与恶补的格律知识勉强应对一二。</p>
可次数多了,难免捉襟见肘。</p>
后来,不堪其扰的黄举天一到饭点,要么躲开众人,独自寻个安静的角落用餐;</p>
要么干脆拿起鱼竿,佯装钓鱼,以此打发时间,避开李景让的“诗兴大发”。</p>
‘文抄公还真是不好当!’</p>
黄举天满脸无奈。</p>
依靠挪用他人诗作来装点门面,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</p>
等到了海南,他得找个借口封笔,从此退出大唐诗坛才是。</p>
-</p>
再漫长的旅途也会有终点。</p>
自离开长安,历经整整三个月的奔波。</p>
黄举天一行人,时而骑马行过尘土飞扬的官道,时而乘船漂泊于波涛起伏的江河。</p>
如今,饱受舟车劳顿的他们,终于抵达了岭南道的道治、广州都督府的府治——</p>
广州城外。</p>
黄举天看上去倒没什么明显变化,英俊的眉宇间依旧透着坚毅。</p>
可李景让与那老仆,却几乎去了半条命,身形瘦了一大圈。</p>
他们并非染了病,也未曾遭受什么外伤;</p>
纯粹是漫长旅途的劳累,将他们折磨成这模样。</p>
“没事,接着赶路吧。”</p>
李景让拒绝了黄举天的搀扶,强撑着身躯道:</p>
“老夫尚能支撑,待到目的地,休养几日便可恢复……”</p>
遗憾的是,数千里长途跋涉,已将他们“一路平安”的运气消磨殆尽。</p>
当他们距离广州城,只剩下不到十里路时。</p>
一场台风裹挟着暴雨,汹涌袭来。</p>
黄举天站在岸边平原的田埂上,只见天际被一片墨色的乌云所笼罩,将整片大地压得喘不过气。</p>
呼啸的海风,如同愤怒的猛兽,吹得岸边的树木东倒西歪,枝叶漫天飞舞。</p>
海浪也被狂风掀起,层层叠叠地朝着岸边扑来;</p>
浪尖上泛着白沫,犹如一群张牙舞爪的白色食人鱼。</p>
路自然是赶不成了。</p>
他们不得不躲进不远处一间废弃的驿站,暂避风头。</p>
只见头顶屋顶的瓦片残缺不全,雨水顺着缝隙滴落,在地上汇成一片片水洼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