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章、烽火蓟州路(一)
独孤世遗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17章、烽火蓟州路(一),好满1V2兄弟小说免费阅读,独孤世遗,海棠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、烽火蓟州路(一)
朱慈炅在徐光启的聒噪声中登岸,离开了紫禁城,天下已经没有多少可以阻止朱慈炅的力量了。</p>
任太后并没有上岸,有些惊慌失措的徐光启也没有想到去叫任太后,或许也是任太后的政治存在感太低。</p>
“徐先生,别说了。朕再小也是天子,朕可以死,但大明的脊梁不可因朕而折。”</p>
朱慈炅停足环顾了一下四周,锦衣卫和新六卫官兵的登岸,早已经吓跑了附近的居民。</p>
周围是一片粟地,已经扬花,在日头下还有些枯叶,运河边还有零星的一些大豆,已经挂果,不过还没有鼓胀。</p>
矮小的朱慈炅能看到锦衣卫的草鞋和皂纹鞋,那鞋底大多压着几颗青粟,偶尔的移动还能带起粟苗细微的断裂响。</p>
这声音让耳膜如同鼓捶,十二纹章衮服下的手指死死攥住粉米纹——那是象征“养民如育粟”的图腾。</p>
你们,朕的士兵,就如此不爱惜粮食吗?</p>
朱慈炅的目光如刀锋般剐过高文采,惊得这锦衣卫指挥同知后颈发凉,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。</p>
朱慈炅纠结着闭上了眼睛,自己终究不是曹孟德,颔下无须,除了一簇胎毛,也没有头发。</p>
徐光启还在喋喋不休,让本就火大的朱慈炅更加火大。</p>
“徐阁老,别说了。你能做点有用的事吗?”</p>
徐光启住嘴了,想摘官帽,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戴帽子,这该怎么办?</p>
“全部上船。”</p>
朱慈炅走向了。</p>
“田伴伴,容老公年纪大了,这次没来。你去太后身边,替朕照顾太后。这次南巡船队要一分为二,你带着太后继续南行。如果太后问起,你就说朕有国事,要先回京一趟。你们慢点走,朕会追上你们的。另外你们在山东把德王捎上吧,他请旨说要接朕的。如果朕没有赶上太祖诞祭,就由南监国朱由崧主持。”</p>
转头又恶狠狠的看向高文采,心中依然是锦衣卫踏粟的不爽。</p>
“高文采,你们锦衣卫就留下护卫太后吧。”</p>
高文采大惊,嘴唇蠕动,半天没说出一个字,只好和田维章一起下船。</p>
安排好后,朱慈炅沉默的走进了这艘船的船首御书房,只有王坤、方正化和扶着方正化的卢九德跟了进来。</p>
徐光启后知后觉的想去找任太后,但已经被朱慈炅的御马监亲卫包围,被迫跟着皇帝进屋,找了个座位坐下,一个人生闷气。</p>
朱慈炅没有心情安抚他,他的目光已经聚焦到了地图上的遵化。</p>
*****</p>
此时的遵化城中,有人举火,点燃了城中鼓楼,还有无数人冲击城门,城外的建州精锐白甲乘机同时夺门。</p>
关键时刻,此时遵化的最高指挥,副总兵朱来同,下令开城,带着亲兵从南门杀了出去,一骑绝尘。</p>
遵化最后的抵抗瓦解,城门楼上已经一身是血的千户回头,不甘的望着主将逃走的烟尘,失力跪倒在地,向着北京的方向。</p>
杀上来的建州白甲没有犹豫,上前一刀枭首,鲜血染红了身后倒下的明旗。</p>
城门外的大纛下,洪歹极望着城楼上的明字旗倒下,忍不住站起身来,以手扶颌,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。</p>
长城内的明军果然更不堪一击,这次突袭来对了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