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月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510章 闪击永嘉,隋朝的棋局,高月,海棠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闪击永嘉
闪击永嘉</p>
萧夏随即任命吴郡司马陆鹤鸣出任东阳郡刺史,虽然东阳郡没有吴郡富庶,但刺史可比司马高得多。</p>
十天后,萧夏率军押着一万五千战俘返回了钱塘县,一万五千战俘也投入到运河拓宽疏浚之中。</p>
这时,逃难到钱塘县的绝大部分百姓都已经返回家园,小麦也渐黄,再过一个月就进入夏收季节。</p>
这时,匠作监官员李春也来了余杭郡,指导劳工怎么疏浚运河。</p>
余杭郡运河不长,只有六十余里,另外还疏浚连通余杭县和钱塘县之间的官塘河,大约四十里左右,所以整个余杭郡运河工程量有近百里。十余万人用一年时间就能疏浚完成。</p>
运河中最长的是吴郡,工程量有三百里,加上毗陵郡到京口的工程量,大概也有两百五十里,五百五十里工程量,萧夏只打算征集二十万民夫,用三年时间疏浚拓宽完成。</p>
他可不像天子杨广,永济渠居然要一年内完工,简直就是用人命堆积,一点都没有吸取通济渠的民怨沸腾,还要如法炮制,一点都没把百姓死活放在心上。</p>
次日上午,萧夏在高颎和李春的陪同下,视察余杭郡的运河挖掘。</p>
运河内格外忙碌,二十里长的运河被泥沙袋从中间一分为二,一侧的水已经排干,战俘劳工在如蚂蚁般在河道里劳作,将一筐筐淤泥挑上岸。</p>
半个月前这些劳工还是造反的士兵,拿着兵器在战场上冲锋,可一转眼他们都恢复成了温良,只要不残酷压迫他们,他们都会老老实实干活,没有任何二心,也没有人会想到逃跑,谁都不愿意连累家人。</p>
更重要隋军对他们比较宽容,能吃饱饭,能睡大帐,每人有一张军毯,还有人帮他们写信,每天劳作五个时辰,剩下时间就是吃饭睡觉,恢复体力。</p>
如果能老老实实完成一年劳役,每个人还能获得奖励,免一年税赋和两年劳役。</p>
有罚有赏,恩威相济,所以隋军只需要用两千人便能看守,便能让十余万战俘老老实实干活,没有一个人逃跑。</p>
高颎笑问道:“殿下不是让建安郡运送大象过来,怎么没有消息了?”</p>
萧夏摇摇头,“大象群本来已经北上了,但永嘉郡在聚兵造反,很不安全,官员只得又把大象送回去了,等永嘉郡的叛乱彻底平息再说吧!”</p>
李春介绍道:“殿下,根据我们考察,江南运河之前经常发生堵塞现象,一方面是河道淤塞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管理不善,我们发现沿途有很多私家码头,几乎每个镇都有,而且不止一个,这就导致私家码头一旦开始卸货,就会出现船速减慢,河道拥堵现象。</p>
卑职认为,一方面要严于管理,不准随意修建私家码头,另一方面,运河在过县镇的河段,要尽量拓宽一点。”</p>
李邺很赞同李春的想法,他自己就在毗陵郡经历过盐商林家卸货,结果造成整个河道堵塞的情况,确实不能允许私人在运河上修建码头,要修建私家码头,也只能在支流上修建。</p>
萧夏想了想又问道:“运河上的桥梁怎么修建?”</p>
李春点点头,“这是一个大问题,桥梁就是水桶里最短的一块板,桥梁不处理好,运河疏通得再深也走不了大船,关键是天子要乘坐龙舟南巡,殿下有一艘两万石的大船,那就是先帝的龙舟,但现在天子正在建造的龙舟,却是一艘三万石的大船,船上有两座宫殿,船长三十丈,宽八丈,高达六丈,一般的大桥只有两三丈高,修建了桥就走不了龙舟了,所以通济渠上没有座桥,都是用渡船。</p>
殿下,很多事情不能两全,如果殿下希望海船直通洛阳,那就暂时不要修建桥梁。”</p>
萧夏摇摇头,“只能说暂时不修建桥梁,等天子南巡结束后,还是要修建桥梁,不能沟通了南北,却割裂了东西,还有沿途的城池,如果海船都直通洛阳,那沿途县城怎么繁荣?转运仓就没有意义了。”</p>
</p>
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