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9章 独特的优势
凌晨吃早茶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39章 独特的优势,魂穿成男神的飞机杯笔趣阁小说,凌晨吃早茶,海棠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独特的优势
独特的优势</p>
“是啊,内地有十亿人的市场。”</p>
“投入一分本,生出十分利。”尹照棠说道。</p>
廖志鸿却很谨慎:“阿棠,小心风向,内地在南方办的几个经济特区,示范效果确实不错,可时日尚短,下一股是东风,还是妖风。”</p>
“真的很难讲。”</p>
新界五大姓跟内地关系很深,但正因来往密切,心中才会警惕。</p>
要知道,改开是开始,不是收场。</p>
去年,北方刚把四大“出口特区”改为“经济特区”,目的肯定是加大资本吸引力,凸显出来的是高层意志。</p>
但高层有看法,基层有做法,中枢和地方的利益是否一致呢?</p>
经济特区看起来威,其实是炮台而已。</p>
有人不爽,照样火烧钦差。</p>
利益分配是个大问题,而保守派在国内的势力,其实相当强大。</p>
不然,改开之后不会有南巡,用不着搞分税制改革,用不着搞支付转移。</p>
要把全国一盘棋给下好,堪比再打一次建国战争!</p>
以前,廖志鸿可是亲身体会过,政策无常,规则反复的苦。</p>
相当大一部分华侨,都有资产被罚没。带头回国投资的爱国商人中,也有入刑入罪,游街打靶的。前车之鉴,真是寒了人心。</p>
尹照棠当然能理解,用一句“打扫干净屋子迎客”来辩驳,道理再正确,都显得冷酷无情。</p>
内地想在发展中,重新获得海外华人资本的信任。要讲诚意,要讲温情,要把以前损失的,加倍补回去,把欠缺的,统统补回来。</p>
有世界第一大人口国家,第一大消费市场,第一大劳动力市场作为胡萝卜。</p>
只要诚意给够,海外华侨肯定有人胆敢一搏。</p>
尹照棠口气委婉,举起例子来:“去年,寰球航运的包老板,跟六机部和外贸部签约,合资创立‘国际联合船舶投资’,是国内第一家合资造船公司。”</p>
“年初,包生豪捐一千万美金,在BJ捐建五星级酒店。申请用父亲的名字命名,老总亲批的兆龙饭店,在资本市场上影响很大。”</p>
“事后,四邑商会,广府商会,东莞商会的老板,已经有十几个人组团北上,开始考察建厂了。”</p>
廖志鸿点头:“这件事我有听说,包生其实是几个商会的共同代表,美心集团的伍沾德,都派长女去内地跟航工司谈飞行食品的生意了。”</p>
“以包生在资本界的地位,一千万美金不算什么,买的不是饭店招牌,是一个态度!”尹照棠道。</p>
廖志鸿不置可否:“那帮商会大佬,可是真正的资本大鳄,人均一个太平爵士传家,家族必有一个区议员坐镇。”</p>
“互相联姻,关系网极深,都可以深究到清末的十三行买办世家。”</p>
“给包生一个饭店命名权,不见得给我们!阿棠,阎王好见,小鬼难缠,一定要谨慎啊。”</p>
尹照棠嗤笑一声,坦然道:“老忠一整个社团卖空,都凑不出一千万美金。”</p>
“有多大本事,吃多大饭。大鳄有大鳄的玩法,小鱼有小鱼的路子。”</p>
“去内地投资,赚钱是其次,跟内地打好关系更重要。”</p>
廖志鸿眼神深邃,缓缓说道:“你决心去内地建厂,我不拦着,要是内地的水不好淌,回新界都是一样。”</p>
尹照棠在上水围的波鞋厂,继续留在新界发展,可以给廖氏带来很大利好。</p>
新厂盖在内地,税收,经济和岗位都会转移。</p>
幸好,廖志鸿不是廖氏的话事人,犯不着头疼。</p>
送廖志鸿到尖东一家茶叶店,廖志鸿挥手告辞,便进去帮老豆买新茶。</p>
尹照棠打电话叫左手,大炮,蛋挞一起到上海街坨地。</p>
二路元帅请三个白纸扇议事,摆明是要盘账收钱。</p>
</p>
</p>
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